当前位置:首页>影视动态 > 正文内容

不过不同的自我 不同的本心

白素贞和小青是有趣的对照。 白素贞不断以她自以为的方式模仿着人类,从七情六欲到人情世故。她从一而终的执念过深,淹没过了自己作为蛇的本性;她对“人”的认知太过局限,因此对“蛇”的轻视与厌弃使得她完全忽略了内心深处作为蛇本性的情感,于是这些情感只能化作一滴眼泪淌过脸颊,又被小青拂去。白素贞不明白的、看不见的这些,小青却一直都懂。小青并没有修炼成人的执念,她的一切行为都只为了满足自我当下的快感,她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完全自由且真实的存在。正因为她看重自己当下的感受,她才能一直看见那些白素贞看不见的、作为蛇的真实情感。 能感觉到本片或许是在传递类似“执念不可淹没本心”的观念,从而呈现出了这样的三个角色:白素贞和法海都是一意追求自己的执念而忽略了自己的本心,最终前者见不到执念(即法海)而倒在雷峰塔下,后者“先功后过”使金山寺僧人全部葬身滔天洪水;而雷峰塔和金山寺压不倒的只有小青,也只有她一直选择跟随本心率性而为。 可我不太认同。在我的视角里,白素贞和法海的行为也正是在跟随自己的本心,因为执念本身就来自于本心。这两个角色之所以“失败”,并不是因为看不见本心,而是太过看得清(或是太过看重)自己的本心,以至于在对自己执念的认知还不够清晰时就任性地追随本心,偏激而为。三个角色分别以自己的方式追寻自己的内心,看见真实的自我,不过是不同的自我、不同的本心而已。

关于宗教的刻画也很喜欢,摧毁金山寺外一尊尊佛像的是法海,撕下寺内佛祖“伪装”的是众僧。寺内昏暗的色调与阴森的环境布置时时刻刻都传递着强烈的负面情感,但也许抨击的并不是宗教,而是一切迫使个体舍弃本心的外界力量。

上一篇:和我一样害怕自己受不了,而不敢去看的观众,可以放心去看

下一篇:寻找伊藤秀夫